10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安慶、合肥等地,深入歷史文化街區、科技創新園區等考察調研,對安徽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全集團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集團各部門負責人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和精髓要義,結合實際談思想認識、談感悟體會、談工作思考,為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打下堅實基礎。
一、審計部負責人 王國華
作為國企部門負責人,我將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徽考察調研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是我在新時代始終堅守的政治信念和行動指南。在工作上以實干擔當為帆,積極進取,勇當 “奮斗者”;創優創新,爭做 “先鋒兵”。服務大局,深挖潛力,全力防范風險,積極拓展業務。面對矛盾,用好“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妥善化解。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集團公司發展添磚加瓦,以實際行動踐行總書記的囑托,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而不懈努力。
二、辦公室負責人 何玥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作為一名國有企業辦公室負責人,一是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2020年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堅定理想信念,篤定前行;二是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開展工作的根本遵循,緊密結合集團發展實際,立足崗位,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實效,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踐行嚴細實精工作作風,切實謀劃好集團辦公室各項工作事宜;三是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抓好第四季度經濟工作等重要指示精神,始終保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砥礪奮進,為奮力譜寫集團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
三、黨委辦公室負責人 劉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強調,要毫不放松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一名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和殷切期望,要敢“闖”,敢于走出舒適區,主動應對挑戰、克服阻力,拿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勁頭,放開手腳創新創造,積極投身暢通基層黨建“神經末梢”,推動將黨的建設融入到集團轉型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為實現集團可持續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四、人力資源部負責人 劉麗麗
作為一名國企工作人員,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謹記于心,篤之于行。一是深學深悟,堅守初心,把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總書記歷年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要論述結合起來,堅決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二是真抓實干,開拓創新,懷著“發揮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優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的信心和決心,在本職崗位上自覺提升,敢于擔當,面對困難和挑戰迎難而上,積極進取,切實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為集團健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五、財務管理中心負責人 楊凱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我深刻認識到,總書記的講話不僅是對安徽發展的全面指導,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殷切期望。財務工作是一項需要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工作,作為國有企業的財務部門負責人,我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立足本職崗位、提升專業技能水平是當前的第一要務,嚴守財經紀律,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用在刀刃上。同時,我還應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
六、安全質量部負責人 李寧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集團質量安全部深感責任重大。我們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履行部門職責,把質量安全視為集團發展的生命線。在工作中,將持續強化質量管控,排查安全隱患,為集團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以實際行動踐行總書記的囑托,為建設美好宣城貢獻力量,努力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不斷開創質量安全工作新局面,為集團的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七、投融資部負責人 汪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守好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集團投融資部負責人,我將堅持依托集團、服務集團的宗旨要求,堅持“守正創新,不脫實向”的中國特色金融文化要求,持續緊跟集團產業布局,持續對標先進做活金融,持續補短鍛長做優服務,拓寬投融資渠道,暢通集團內部資金循環,更好助力集團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八、風控部負責人 張熠成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要求在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上持續發力,并強調要把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作為一名文旅工作者,深知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務艱巨。我將堅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搶抓休閑康養產業發展新機遇,為推動本市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